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行业新闻
法律法规 标准规范 监管要闻 行业新闻
法律法规 标准规范 监管要闻 行业新闻

江西上栗:烟花爆竹产业“三转”转出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0-04-11 11:35:41 点击:0

  新华网南昌4月11日电(沈洋 王凯丰)朝科技转、朝产业转、朝文化转……“花炮之乡”江西上栗县以退促改,去产能、调结构,有序推动烟花爆竹产业转型升级。烟花爆竹企业数量由2016年的574家减少至现在的412家,企业平均产值由3292万元提升至3883万元。
  朝科技转:“智慧大脑”助力安全生产
  走进上栗县金合出口花炮厂生产区域的各个路口和车间,监控探头和警报喇叭随处可见。核定人数为2人的生产车间,如果有3个人进入便会响起警报声。同时,一条包含视频实时截图的预警信息发送至企业负责人的手机上。
  “该系统可以对生产现场的人员数量、半成品堆放和药物超量等情况进行识别监控。发现异常后,系统会在6秒内将监控视频实时截图及预警信息发送给企业负责人,提醒及时处理,大大缩短了干预处置时间。”上栗县应急管理局局长黄冰介绍。
  这是上栗县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缩影。为解决生产企业杂、安全隐患多、监管难度大等问题,2016年以来,上栗县加紧淘汰“小、散、乱”类型花炮企业,组建花炮集团31家,先后投入4500余万元建设了烟花爆竹大数据原材料采购平台和智慧安全监管平台,构建“智慧大脑”,50余项新材料、新工艺在企业全面推广,安全生产精细化、智能化和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
  在上栗县应急管理局的智慧安全监管平台大屏前,全县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生产分布情况以地图形式展现,工作人员可以对企业生产进行实时监督管理。自2018年12月正式上线以来,该系统已累计发出预警信息67000余条。借助大数据监控和人工智能平台,上栗县实现了对烟花爆竹生产全过程、全方位、智能化的安全监管。
  朝产业转:退出转产开启“二次创业”
  “当时真的感到难以割舍,但政府的支持让我坚定了信心。”今年43岁的周洪源是一名10多年的“老花炮”,2017年厂里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到期后,他自愿选择了转产退出。通过外出考察市场,周洪源决定利用已有的厂区进行肉兔养殖。2018年8月,占地面积约40亩的金山镇臻利种养农业合作社开始正式养殖销售。
  “肉兔销售形势良好,且兔毛、兔粪等作为附加产品,利用价值较高。”周洪源说,目前合作社饲养了1000只种兔、6000多只肉兔,带动了5家花炮退出企业、18户贫困户共同发展。
  去产能、调结构、促转型……作为上栗县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不可避免地对县域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冲击。对此,上栗县将特色养殖、果蔬种植等无污染、就业量大的产业项目作为主攻方向之一。2016年以来,当地出台“花炮退出企业转型帮扶实施意见”,设置专项资金为退出企业提供贴息贷款和免费技术培训指导,全力引导企业“二次创业”。
  和“老花炮”周洪源不同,“80后”李富则把转型目标放在了盆栽蔬菜种植上。2017年,李富流转50余亩土地,成立了大富种植专业合作社。2018年以来,合作社共售出12.6万余盆有机蔬菜,产值达150余万元,畅销萍乡、浏阳、醴陵等周边市场。
  政策扶、干部帮、龙头带……截至2019年底,上栗县已有247家花炮退出企业成功转型从事特色种养、食品加工等农业产业,创造就业岗位1.8万个。
  朝文化转:“花炮之源”绽放新活力
  沿上栗县李畋大道向南驱车10分钟,在道路右侧,连片正在施工中的建筑群映入眼帘。
  “这就是花炮文化博览园建设工地现场,计划将于今年10月建成。”上栗县文广新旅局局长刘祝萍介绍,园区总投资5.1亿元,集主题烟火展示、花炮文化博览和市民文化休闲于一体,建成后将成为上栗县的城市名片和文化地标。
  上栗县依托悠久的花炮文化底蕴,对花炮文化产业进行整体规划,着力打造“花炮之源”城市文化名片。在上栗县金山镇高山村,一座“没有围墙”的花炮民俗文化馆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了解当地花炮产业的历史底蕴。
  “花炮民俗文化馆仅仅是花炮文化特色小镇的一部分。”金山镇党委书记黄绍良说,按照“花炮文化+特色产业”的主题定位,将花炮文化与村镇规划、产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有机融合,着力打造了占地面积2000亩的花炮文化特色小镇,全方位展示花炮文化。
  大地红广场、李畋公园、李畋大道……上栗县将花炮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规划的同时,以举办花炮民俗祭祖、拍摄文化纪录片等为载体,推动花炮产业向文化创意、节庆表演、旅游体验等高端产业链迈进。
  截至2019年11月底,上栗专业燃放公司、外贸出口公司已达79家。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上栗花炮”,海外市场占有率达40%,上缴税收约4.8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