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落环保烟花仅仅是心理习惯吗?
春节期间一个小细节反映出来的问题提醒着我们,在环境保护方面现实的社会意识和行动,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想状态还差得很远。
这一声叹息,缘于给人带来浓浓年味儿的爆竹。
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燕龙、熊猫、逗逗三大花炮专营商今年合力推出了无土、无烟、含药量少的“标准红纸鞭炮”和“环保烟花”。针对噪声扰民的问题,烟花公司今年专门推出了无声烟花。但与热销的奥运烟花相反,这些新型“环保花炮”却有些难销。
“环保花炮”难销,并不是因为价格,而是因为利益。在鞭炮这个问题上,利益表现为心理习惯。
在传统的心理习惯中,过年放烟花爆竹,就是得听响,空气中弥漫的硝烟和纷飞的纸屑,已经成了过年的象征,成了喜庆气氛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环保花炮”和无声烟花受到冷落,看似违背了人们的心理习惯,实则是因为让人们觉得自己享受过年气氛的利益受到了损伤。
燕龙烟花负责人的一番话从另一个侧面做出了有力的佐证:“一些老太太在购买花炮时竟然带着弹簧秤,认为重的花炮药量足、质量好、声音响。”
事实上,传统花炮用黄泥封口,质量自然重,但燃放的时候会崩一身土,有时泥石屑飞溅还会伤人,同时火药味重,污染环境。显然,在对鞭炮做如此选择的过程中,利益占了绝对的上风,环保等因素,自然不在考虑之中了。
一声叹息。但若就此责怪人们为了利益而放弃环保,也确实有欠公允。
诚然,在向来的宣传中,保护环境往往是作为公益事业而出现的。为了让子孙后代能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需要当代的人们做出一些奉献、一定牺牲。这不仅是未来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当代人们提高社会文明水平,升华自身道德品质的需要。保护环境,确实需要人们放弃一些眼前的利益,以求得发展的可持续,赢得人与自然的和谐。
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让人们无限地放弃利益,而是为了让人们获得更好的利益。
无论是纠正一些不利于环保的生活和消费习惯,还是惩治违法排污企业,都是在制止不当利益攫取或引导人们放弃不良利益享受的同时,保障人们更科学更持久地拥有长远利益。
“环保花炮”受冷遇,在一些人眼里或许是件无足轻重的小事,但正是这样一件小事,却印证了不久前公布的“中国公众环保指数(2008)”尴尬结果,公众的环境意识总体得分为44.5分,环保行为得分为37分,环保满意度得分为45.1分。
尽管公众的环保危机意识增强,但公众个人的环保素质仍是环保活动中的一片“洼地”,并成为制约我国环保水平提高的最大障碍。中国公众对环保的关注度很高,但参与度不强。这个2006年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调查得出的结论,如今依然没有改变。
现实与梦想的差距依然太远。导致差距产生的原因,不消说,是利益。
由此,我们或许应该反思一下环保工作的利益体现,应充分地体现出环保工作对符合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利益的保障和扩大作用,从而澄清误区和偏见,激发起人们参与其中的动力和热情。
如何体现环境保护带来的利益,或者说,如何把环境保护更好更快地转化为直观可见的公众或社会利益,恐怕是环保工作必须认真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典型的例子是污染减排。虽然实现“十一五”约束性指标依然存在很大压力,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两年来各地污染减排的决心和力度都在不断加大,两项主要污染物持续保持“双下降”势头,便是最好的证明。这一可喜局面的取得,除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采取有力措施外,许多地方通过污染减排获得了巨大利益,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通过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调整了产业结构,推动了科技进步,扩大了发展空间,提高了区域竞争力。实实在在的甜头,是推进污染减排的巨大动力。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让人们看到了科学发展带来的良好而持久的收益。
毋庸置疑,环保如今早已不再是一项部门工作、技术工作,而是推进宏观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是保障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控制闸”和“调节器”。而对于整个社会而言,环保无疑还承担着利益均衡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企业和普通百姓而言,现实利益的不确定性,使他们在难舍既得利益的心态中,对环保裹足不前,而这正是阻碍环保事业深入推进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动蔚然成风的症结所在。
俗话说得好,舍得,有舍才有得。保护环境,要求我们必须有所舍弃,但同样重要的是,要让人们在舍的同时,切实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