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市场交流 >
供销社要闻 监管要闻 行业新闻 市场交流 政策法规 标准规范
供销社要闻 监管要闻 行业新闻 市场交流 政策法规 标准规范

花炮文化的高度将决定花炮产业的高度

发布时间:2010-04-19 00:00 点击:

 
 
 

湖南浏阳花炮燃放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魏 平

    首先为“2010中国(上栗)国际花炮文化节”的命名而击掌欢呼!为什么呢?因为能够直接把花炮盛会命名为“国际花炮文化节”的,这算首次。恰巧,近三年多来,我一直琢磨着一个自命题:花炮产业自身的文化高度问题以及花炮产业如何积极融入文化产业大圈的问题。所以一直想把如题之话吼出来,但苦于自身底气不足而不敢妄然。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把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来论述,实际上是给智者与勇士们打了一颗发起冲锋的信号弹。直到去年底国务院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后,我更感觉推动和提升花炮文化的春天到了!今天终于盼来了“国际花炮文化节”的启幕并被组委会邀请和约稿!有了机会后我面对着约稿涵又纳闷了:约稿涵所列的六大类论文中,没有一类提起花炮文化方面的约稿论文!这不是组织者的疏忽,这恰好是困惑我们花炮人产业定位方面的深层次问题。也就是说:花炮产业自身的文化属性是否明朗?花炮产业能否融入到如火如荼的文化产业大圈里面去?花炮文化的提升途径和可期待的高度及标杆是什么?鉴于此,我放弃了约稿涵指定的市场分析类,转而直击产业文化及文化产业相关论题,这不是捡漏,而是问道,是相关花炮的血脉根基。若能起到抛砖引玉作用,也就万幸了!

一、花炮产业自身的文化属性必须清晰

1、具有历史的厚重性

    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仅电脑和互联网形成的无纸化办公系统的威力,就让造纸和印刷术黯然失色!唯独火药以及由火药派生出来的花炮,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沧桑历史,源远流长,老树新花,后劲十足,日益震憾着人们的心灵,掺和着人类的喜怒哀乐。今年一月初,我接受了北京《锦绣•中国商业地理》杂志社黄记者的采访,他就是以花炮的历史线索、地理座标、生产要素、厚重文化为构架深入主产区的民间,去趟了一遍历史的长河,写下了《中国烟花三角地》并发表,作为花炮人,不去触摸花炮历史,要想提升花炮文化就很难。建议大家可以从网上去查来读读。

2、花炮产业具有更显著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重属性

    卡尔•马克恩在对人类生产活动进行了大量分析后,得出了人类社会生产分为两大类的结论:一类是物质生产,一类是精神生产。花炮行业作为产业而言,是一种传统加工业,具有明显的劳动密集型特征,其生产过程也具有一般物质生产的属性。但花炮生产的产品却能表达和寄托人类的情感和精神,它又能满足人类精神渲泄的需要,从社会价值上说,它又是一种精神文化产品。查阅国家进出口产品分类目录列表还发现,其分类还属于工艺美术产品类别。由此可见,花炮产业又具有精神生产的属性。这种两重性注定了花炮产业在精神文化上面具有更加显著的特征。

3、承载着意识形态上的感知

    花炮产品与其它纯工业产品在文化属性方面的最大差异化表现在于:经过产品组合能构造成一个纯粹的文化产品,如烟花爆竹焰火晚会经过组织,就变成群情激昂的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不可或缺的“压轴戏”,若辅以先进的燃放设备又可变成美仑美奂的音乐艺术焰火,让人享受华丽壮观的视听盛宴。万人空巷看烟花时,社会最平等,当官的在与民同乐,一派和谐气象;再大的富翁也不敢不准贫困户与他一起对着满天烟花手舞足蹈,纵情欢呼。之所以在这种情景下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就是因为所有的人共同面对的是一个精神文化产品,感知的是同一个精神文化产品,只不过每人感知的角度和程度不同,但你不可能剥夺任何人享受精神快乐的权利。——这还拖出了更多有关花炮文化属性的东西:如民用产品在避邪、祭奠、婚寿嫁娶等民俗根脉方面的精神传承,大型音乐艺术焰火在审美的关联、创意的关联、烟花艺术与其它艺术形式相融合的关联方面,都让人感知着超越花炮产品及花炮行业自身范畴的更多精神层面的东西,感知着争奇斗艳的花炮中蕴含着更广泛的人文内涵。

二、通过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提升花炮文化的高度

    作为传统产业的花炮行业,因历史原因导致行业整体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大部分花炮企业都是由家庭作坊起步,再以滚雪球方式积累,很少有凭品牌与资本运作成长发展的。近几年花炮行业在发展态势上虽然也整体出现过加速度,这与政府倡导的产业集群发展与产业结构细分化特色发展关系紧密,但这只是规模效应上的成就和进步。在花炮文化方面却难于造就。如果套用一下经常挂在嘴上那句“文化就是灵魂”的话来说,我们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叫“看上去很美”!叫“有形无神”!即使现在很多企业已经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了,但要大面积形成有特质的花炮文化,还得假以时日。要想整体加快花炮文化建设,提升花炮文化的高度,理应加大以下方面的力度:

1、提升行业文化意识

    所谓有没有意识,有多强的意识,这是一个感悟的问题也是一个定位的问题。俗话说“心到手到”就是指意识到位。比如现在努力普及音乐焰火,什么燃放队伍都在名片上印着承接音乐焰火的字样,实际上我们深知,花炮企业普遍存在的现状是:搞生产的不懂艺术、搞艺术的不懂燃放、搞燃放的不懂创意,搞创意的反过来也不懂生产。我们所谓搞音乐焰火的人,有多少接受过音乐的专业培训和指导?对音乐的理解又有多深呢?大多数放出来的就不是音乐焰火,顶多算得上是“配乐焰火”。这还好点。你若猛然问他达•芬奇和贝多芬谁是音乐家谁是画家?他可能还要搞混。我毫无讥讽谁的意思,我只是真心希望我和同仁们要真正把文化与艺术这一课好好补起来。

2、树立企业品牌意识

    现在能稳下心来认真做花炮品牌的不多,但每家企业都在说自已在打造百年不倒的品牌。我认为做品牌是要花功失的,是要静得下心来耐得住寂寞才做得成功的。心态浮躁急功近利只会在做品牌的道路上走弯路,不如停下车来想想,什么是真正的品牌?品牌不是请策划公司广告公司做一套CIS或VI视觉识别系统就完成了的,它必须从企业的理念、价值观、行为准则方面入手。不仅如此,最大的考验还会来自市场,你好不容易花功夫做出品牌,“市场准入”这道门槛的主动权也没在你的手上!君不见去有些地方定点时,却因为关系不熟,人家不是品牌的企业订了点,你反而被拒之门外!这种情形下你还坚守得住你这块品牌阵地没有?!可能大多数老板领教过市场以后就会对品牌建设下令:撤!认为在市场准入机制面前,拿钱做品牌还不如拿钱通关系。我的看法是:撤下来更错了!走品牌发展之路要的就是长效机制,你只要一心做品牌,保垒终究会破,冰山终究会化。

3、增强市场营销意识

    笔者一年前曾发表过两篇关于花炮市场营销方面的文章,一篇是《花炮行业呼唤营销精英》、另一篇是《传统花炮市场的一次华丽转身》,有兴趣的朋友可通过《花炮科技与市场》杂志或网上查阅。这里面讲了花炮市场目前的政策困惑与市场突围,我的主张是花炮市场不但要营销而且要借鉴其它行业营销手段和形式来迅速打开花炮市场营销的新局面,我比较推崇体验式营销、顾问式营销。我们在杭州与万家烟花公司就联手进行了实验性推广,效果很好。

4、争取应该拥有更多的行业话语权

    花炮人在花炮行业所涉及的领域没有什么话语权这不是揭我们自已的短,而是事实。在市场推广方面你得看目标市场专营公司的脸色,别人拿着定点准入权,你实际上是被动的;在道路运输特别是出口港口完全是看别人高兴与不高兴,随便找个什么安全理由都可以限制你;在焰火燃放方面更是千方百计去揣摸主办方意图,明知主办方违规不懂还要哼哈允诺,一切都是主办方说了算,你有发言的机会吗?你有不同声音,大多数业务就泡汤了。这实际上也怪不了谁,他不懂但他在拍板啊,可是该由谁去给他上上课让他懂呢?这种可能性基本没有。央视事故就是典型案例嘛。

    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是我们花炮人自已要站直了别趴下,一是要把解决核心问题作为行业课题,组织行业精英在更高层次上让更多的人关注和了解,打破冰山一角,取更社会的正确认同;二是要当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和传播者,比如实施焰火燃放的不是领导本人而是我们的专业技术从业人员,如果领导提出的构想和意见与焰火燃放相关安全规程抵触时,我们从业人员更应从安全规程上做宣传、讲危害,而不是为了抢业务去腑首权贵。三是要敢于向各种违规和过份要求理直气壮地说“不”!当然,我知道有这种勇气的不多,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为这种勇气而买单。——行业要获取更多的话语权,一定会支付行业成本的。

三、花炮产业要主动融入文化产业大圈,才能焕发新一轮生机与活力

    文化产业的魅力太大了。在全球金融危机乍暖还寒时期,文化产业所绽放的华丽诗章丝毫不亚于我们绚丽的烟花。纵观世界文化产业经典,我们看到了一只老鼠(米老鼠)正扮演着金融危机的救世主,上海可以把最好的地拿出来请这只老鼠去落户(迪斯尼);爱尔兰的文化艺术家们把一场《大河之舞》从冰天雪地的西欧跳到烈日当空的赤道非洲,把我们中国十几个大都市都跳了个遍。说近一点,老谋子把个印象系列从云南玩到广西,从丽江玩到西湖。最草根的赵大叔以二人转为由头,把《刘老根大舞台》从铁岭一路复制七八个,一直复制到首都北京才罢休,还偷着乐儿躲在某个角落大把大把数钱呢!仅去年一年《刘老根大舞台》的收入竟达1.9亿元。

1、我对文化产业成为国家战略产业的解读

    可能有人还在犯嘀咕,你一个花炮人刚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