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爆竹这碗饭我们还能吃多久?
从古人发明了火药到演变成现在的烟花爆竹,这碗饭已经吃了2000多年.然而近几年吃这碗饭的人感到这碗饭不好吃了,无论是生产商还是经销商都感到了危机,危机从何而来,危机是怎么形成的,小编觉得这个问题应该由我们花炮人自己解释最为恰当。
前几天拜读了烟花爆竹。真正要警惕的危机这篇文章颇有同感,现在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不景气,部分烟花爆竹公司因无序的竞争也在生存边缘上,仿佛不愿同年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日死这句话要在这双难兄难弟身上兑现,生产商在低头生产,经销商在低头卖货,抬头看,买货的没了。虽然有行业遭打压,政府不支持,银行推波助澜的作用,企业就没有责任吗?我先说一下生产商,试问有几家工厂有市场调研部和专门的新产品研发部门啊?行业大部分都在做着抄袭的生意,你抄我的我抄你的,你便宜我比你更便宜,没有更好只有更差,为了留住客户不惜降低质量来迎合客户的价格要求,没有独立自主的东西,包括我们的印刷设计换个厂名就ok了。甚至厂家的标志都忘了换,工厂生产什么业务员就去推销什么,经销商经营什么消费者就只能消费什么。到现在。在一些地区还在卖普红泥底炮,该地区经济条件也不差,难道他们不喜欢好东西吗?
再说一下经营公司从计划经济到改革开放以来,不论是专营、区域性【竞争】经营,都是政府保护下的【特殊商品】经营,与一般商品相比竞争是有限的、不完全的,其商品利润也不是一般商品可比拟的。可以说是;合法的生意、走私的利润‘。直到现在有的区域的利润还不低于80 %甚至还要高。随着湖南、江西产区的市场开放也预示着由批发企业控制的终端市场格局将被打破。多种销售模式对销售公司的冲击和本地多家批发公司竞争的加剧、再用过去高利润时期的思维去看待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就不免感到日子难过,抱着传统的订单去订货让生产商也误认为是当地的需求,新产品新工艺的东西无法进入市场,何谈市场开发呢?产能过剩,加上推销员的轮番轰炸使公司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完全没有厂商一家同舟共济之想法,各地的禁放限放的出台,销售额的锐减才感觉到危机来了,所以我们应该有完全市场化经营的正常思维。重新认识烟花爆竹市场,用市场经济的思维积极参与竞争,努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做大做强在社会上才有话语权,就像习总书记讲得抓创新就是抓发展、抓创新就是谋未来。
碗里的米少了感觉不够吃了才猛然觉醒,烟花爆竹人的冬天来了,烟花爆竹目前受到冷遇既有政策方面的原因,也有舆论的错误宣传和导向问题,老一辈喜欢烟花爆竹的人逐渐老去,年轻人喜欢烟花爆竹的少,出现断层,销售额逐渐减少就说明这个问题。如果唤不醒年轻人对烟花爆竹的喜爱,我们就没有明天的市场,甚至把整个行业淘汰。断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丰富多彩的娱乐项目比比皆是,孩子们选择的空间大了,我们赖以生存的消费大单传统节日也被扣上了污染的帽子,还被一些人当做陋习来禁止,过不了多长时间孩子们就只能听讲烟花爆竹的故事了,作为经营公司,我们不仅仅完成一买一卖的工作,还要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不仅为生产厂家提供产品需求信息、更要主动研究市场、开发市场。让更多的人喜欢烟花爆竹,才能让我们的行业经久不衰。
2016年浏交会期间我做过一场让年轻人爱上烟花的主题演讲,我认为应该从娃娃做起,从小因为鱼有刺你不让娃娃吃鱼可能大了不一定喜欢吃鱼,从小喜欢烟花就不怕大了不喜欢,从娃娃做起就不得不说玩具烟花,玩具烟花是孩子认识烟花的第一步,第一步走好走不好非常关键,然而我们的玩具实在不敢恭维,我们除了几家大公司玩具说得过去外,大部分工厂在卖包装,估计这几家大公司的市场份额不会占到百分之二十,那么百分之八十的玩具市场份额在销售质低价廉的玩具,玩具烟花的历史虽然不长但也发明出了影响一代人的产品,比如大地花开,小跳猫,小卫星,小黄蜂,电光花,三角菊花等经典之作,但现在这些除了出口的品质外,内销的能达到当初的标准和效果吗?现在是该转的不转,该飞的不飞,能唤起孩子玩烟花的欲望吗?组合烟花的假大空让市场也无所适从了,大有没有最空只有最空之势了,新国标出台后大家是不是共同遵守了,玩具烟花失守了,大型焰火不做了,传统节日限放了,我们还剩什么,指责和抱怨救不了自己.不发展就等于倒退,我们也不是无路可退。只是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我们除了要把传统节日发扬光大外,还要在结婚,生子,升学,开业,求婚,丧事等大做文章,把一些地方习俗嫁接到本地市场,让烟花的种子到处生根发芽,生产商和经销商搞好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抓住一切可以让烟花爆竹绽放美丽的机会,抓住年轻人喜欢网络,微信、微博等交流工具的契机,在他们喜欢的环境中宣传和观看、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烟花爆竹。还愁碗里没有饭吗?烟花爆竹这碗饭吃的好不好,还能吃多久其实还是自己说了算。
作者:李国庆 山东烟花爆竹协会副秘书长 滨州市虹川烟花爆竹有限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