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成全国两会“热词”:建议重大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推进烟花文旅深度融合…
2023年春节,漫天烟花频登网络热搜。因“限燃令”而沉寂一时的花炮产业开始重新“绽放”。今年全国两会,关于“烟花”的建议、提案也频频出现。
张学武:推动花炮产业全球化发展
“燃放烟花并非中国人独有的爱好,世界各国在节庆之时都喜欢用烟花爆竹进行庆祝。然而目前,中国烟花爆竹企业在海外高端市场的竞争力不足,出口主要还是走量,在礼花弹、焰火表演等高端市场占有率较低。”来自湖南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盐津铺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学武告诉澎湃新闻,基于当前中国花炮产业的发展现状,他拟向大会提交《关于推动花炮产业全球化发展的建议》。
由中国火药衍生而出的烟花,不只给人们带来视觉盛宴,也为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提供了“中国元素”。张学武呼吁推动烟花爆竹燃放习俗列入国家级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争取将烟花爆竹制作技艺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深入挖掘烟花爆竹历史传统文化资源,塑造花炮文化品牌,以文化提质推动产业升级,推动烟花爆竹文化“全球化”。
张学武指出,当前部分国内花炮企业想在海外市场做自主品牌,但在渠道、技术上缺乏国际竞争力。他建议由国家发改委设置专项,通过主产区推荐、组织专家评定的方式确定重点支持的龙头企业,从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市场开拓等方面,鼓励企业向海外发展。
湖南浏阳、醴陵和江西上栗、万载是国内四大花炮主产区。张学武告诉记者,浏阳作为烟花爆竹发源地、湘赣边烟花爆竹产业四大主产区之首,内销占全国半壁江山,出口占全国市场六成以上。但目前,浏阳烟花爆竹90%经上海港出口,少量经城陵矶港至香港直航线出口,出口通道单一,成本高、周期长。他建议有关部门积极协调开辟宁波港、深圳大铲湾现代港等出口海运新通道,加快开通“湘欧快线”陆路烟花班列(长沙霞凝站、浏阳溪江站、醴陵阳三口岸出发),进一步畅通花炮出口。
烟花是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利器”,张学武呼吁要大力推进烟花文旅深度融合。面对国内烟花文旅市场需求旺盛、潜力大的特点,他建议由文旅部牵头,高标准培育“烟花+文旅”新业态,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发展景点景区焰火,推动夜间经济与旅游消费、文化消费有机结合,释放消费活力。
赵皖平:烟花体现着繁荣的文化传统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建议调整燃放烟花爆竹政策,设立集中燃放点,在规定时段、规定区域,合理、有序引导禁放区有需求的市民前往燃放。对可以燃放的烟花爆竹进行分类,危险性较大的,不建议个人进行燃放。赵皖平认为,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春节是一年当中,最隆重、最热闹且富有特色的一个传统节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日渐丰富,春节作为中国人乡愁亲情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年味却越来越淡。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也要同步推进春节的现代化,需要与时俱进,量身打造一个适配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的现代化新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是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诗句,从爆竹到烟火,体现着古代精湛的工艺发展和繁荣的文化传统。”他表示,松绑烟花爆竹燃放政策,不仅是对我国绵延上千年过年仪式中燃放烟花爆竹传统的回归和文化的传承,更是对群众过年期间期待平安健康的精神需求的回应。
朱列玉、李楚源:重大节假日允许燃放
全国政协委员朱列玉带去了《建议允许春节和重大节假日期间燃放烟花爆竹》提案: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华民族千年以来的文化传统,关乎重要的文化产业。建议尽量允许民众在春节和重大节假日期间燃放烟花爆竹,其他时段可实行限放或禁放,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确定禁限放区域、时段和燃放品种,保护和支持烟花爆竹传统产业健康发展,以弘扬传统文化,顺应民情民意。
全国人大代表、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建议,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将烟花爆竹燃放“禁”改“限”,鼓励地方政府在重大传统节日期间牵头组织集中燃放,营造喜庆的节日氛围,传承风俗传统,同时增加限时限区域解禁烟花爆竹燃放的试点城市,划定安全区域,供市民燃放烟花爆竹。
疫情和相关政策的放开,给烟花爆竹产业带来了更大的市场需求。张学武建议国家层面出台相关规定,引导全国各地科学制定燃放政策,在权衡经济、生态环保和群众需要等各个方面,适当放宽对燃放烟花爆竹的严控政策,不搞“一刀切”。同时建议科技部设置研发重大专项,重点攻关,继续深入解决烟花燃放安全环保等问题,拓展产业发展的空间。
综合澎湃新闻、中青报·中青网、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