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视点:鞭炮响起来,年味听出来
发布时间:2019-02-03 10:06:00 点击:0次
专家称,节日问题不是政府一声令下或精英一声呐喊就能解决的
“这是我清扫过的味道最迷人,我最舍不得清扫的垃圾!”北京西城区环境卫生服务队职工李师傅看着满地红色鞭炮碎屑对记者说。12年“禁放”之后,北京市民在“禁改限”第一个春节的除夕之夜,重新享受到鞭炮齐鸣、焰火冲天的喜悦,首都环卫工人在2006年大年初一凌晨清扫出约458吨爆竹废屑。
放鞭炮让人感觉有年味
“放鞭炮一是听响,二是欣赏地上的鞭炮屑,满地红,别提多喜庆呀!”朝阳区环卫中心的王师傅说。
1932年出身中医世家,被民间称为“金陵魔王”的王祯卿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南京。提起春节传统如数家珍:“什么是年味?在我看来,春节是一个隆重、热闹、喜庆的节日。然而年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淡了,很多人家过年不再贴对联,很多城市禁放爆竹,过年就剩了一顿年夜饭。”
他说,近几年感觉年味有所恢复,主要是许多城市放爆竹解禁。像南京从2005年开始解禁,过年的热闹感觉一下子就多了许多。春节期间各地的民俗活动也越来越多,许多消失了一阵子的民间艺术表演现在又被拉回来了。
“年味”不仅使鞭炮重新响起来,全国假日办2006年1月30日发布的春节黄金周第2号旅游信息通报说,民俗旅游进入高潮,各地举办的庙会、游园会等活动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年味浓淡不必整齐划一
烟花爆竹从“禁放”到“限放”,引起人们对传统民俗传承、兴利除弊和提高政府施政能力的思考。“让老百姓在春节放鞭炮高兴高兴,这对经济增长有多少贡献,似乎难以统计,但从幸福指数来说有重要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黄平研究员说,中国社会和政府都认识到,看一个社会是否和谐,除了看人均收入、人均GDP、人均利润外,还要看社会的互信、亲情、安全、凝聚、秩序等。
著名民俗学者、北京师范大学刘铁梁教授说,年味淡了还是浓了,不只是眼前看到的东西,而且涉及人与人之间的认同感。“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加快,职业变动频繁、人员流动空前,还有家庭小型化等,都是不可能阻止的历史趋势。在21世纪的中国,对不同群体年味‘浓淡’含义不同,要求各异,不能笼统用过去那种整齐划一、非此即彼的简单眼光看问题,更不可能这样解决问题。”
优秀文化核心是尊重人
刘铁梁教授认为,“传统的放鞭炮,实际是一项集体活动,就像跳猴皮筋,传统游戏主要功能是‘进入社会的培训’,让孩子从小习得社会规则。现在的电子游戏很大程度上是‘逃离社会的游戏’,缺少社会性。但现在放鞭炮的环境已经发生根本变化,不仅平房为高楼取代,而且人的选择也多元了。过去放炮是大家认同的约定俗成。现在好多人可能更喜欢安静读书。过去放鞭炮可能惊动十几户街坊,现在会吵醒一栋大楼一两百户人家。有些人要浓一些,有些人想淡一些,这需要城市的管理者和居民、爱放鞭炮与不爱放鞭炮的人互相理解。”
“优秀文化的核心是尊重人,和谐社会不是压制个人以追求一团和气,节日问题也不是政府一声令下或精英一声呐喊就能解决的。”刘铁梁说,“民俗的本质就是多样化,同样是过年,农历春节与藏历新年等中国的少数民族节日就不同,不同地域的人过年风俗差距也极大。在淡与浓之间寻找一种生气勃勃的平衡才是真正的和谐。”
来源:新华网2006年2月2日,原题:和谐社会看年味 评说浓淡两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