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论花炮产业的文化属性
发布时间:2017-09-01 17:08:42 点击:0次
花炮,是烟花和爆竹的总称。烟花爆竹是以烟火药为原料制成的工艺品,通过着火源作用燃烧(爆炸)并伴有声、光、色、烟、雾等效果的娱乐产品。其中,爆竹是燃放时主体爆炸并能产生爆音、闪光等效果,以听觉效果为主的产品;烟花是燃放时能形成色彩、图案、产生音响效果,以视觉效果为主的产品。
从表面上看,文化产业生产和消费的应该主要是精神形态的产品,而花炮产业生产和消费的产品貌似是物质形态的,因此花炮产业很难与文化产业搭界。然而笔者认为,无论从历史发展还是现实表现看,无论从生产过程还是消费目的看,花炮产业都应该算是文化产业。本文即试图全面地阐述花炮产业的文化属性,以期引起全社会对花炮产业的正确认识。
所谓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引伸出很多关于文化的概念,如饮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等。花炮文化,也正是在这一语境下出现的。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的产物。偶然地出现的某一产物或现象,尚不能称之为文化。文化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因此,有厚重的历史,才能让人感受到文化的深厚底蕴。
花炮,具有1400年的历史,绵延不绝,在当代更得到大力发展,并经不断创新,使其在全球范围大放异彩,其文化积淀、弘扬,足可让其在人类文明中占据重要一席。
一、花炮的发展历史是一部文明进化史,贴切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现在公认的,花炮主产区是湖南省的浏阳市、醴陵市和江西省萍乡市的上栗县。在这地理上紧密相联的两省三市县中,人们公认花炮祖师是李畋。在中国其他地方的花炮产地中,由于花炮的制作技艺或迟或早都是从萍浏醴这个花炮的“金三角”传输过去的,因此敬奉的是同一个祖师——李畋。
人们之所以敬奉李畋为花炮祖师,是因为传说爆竹最早是由李畋发明的。李畋,浏阳人认为他出生于浏阳市大瑶镇东风界(今李畋村),这个村紧挨着江西上栗县的金山镇;醴陵市和上栗县的人认为李畋出生于麻石街,麻石街一边属于醴陵市富里镇麻石村,一边属于上栗县金山镇小水村,地处吴头楚尾,一街跨两省,紧邻浏阳市的金刚镇和大瑶镇。李畋究竟出生于哪里?三方各认为出生于自己境内,都宣称是本市县籍人氏。其实在三方的争论里,即使拿出族谱为依据,也都缺乏强有力的证据。但有一点是可以认定的,即李畋出生于湘赣两省三市县交界处。
唐《异闻录》记载:“李畋……邻人仲叟为魈所祟。畋命旦夕于庭中用真竹著火爆之,鬼乃惊遁。”[1](详看参考资料)这个传说并没有交代李畋的籍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民间传说李畋向孙思邈学艺;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悬榜求医,李畋做了一百个内实火药的小爆竹上京,为皇上赶走了邪祟;唐太宗遂封李畋为爆竹仙师。
其实关于爆竹的起源,有两个文化史实是值得关注的:
一是烧爆竹驱邪。这是古已有之的习俗,而非从李畋开始。《诗经·小雅·庭燎》中的诗句有:“庭燎晰晰,君子至止。”[2](详看参考资料)庭燎,是古人用竹子、草或麻杆,捆绑在一起燃烧使夜晚耀如白昼,有照明与驱邪的作用。这可能是中国燃放爆竹的雏形,距今已两千多年了。《周礼》有岁终驱疫鬼即“驱傩”的活动。汉东方朔的《神异经·西荒经》说,深山中有山臊(后人称山魈),人接触到它,往往染寒热病。它好偷人食盐来吃虾蟹,遇见它“人尝以竹著火中爆州(形容声音)而出,臊皆惊惮。”[3](详看参考资料)南朝梁代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也说:正月初一,“鸡鸣即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4](详看参考资料)山魈怕爆竹,民间经年累月逐渐将山魈演变成一个叫“年”的怪物,这个怪物每年从海里爬上岸来害人,后来它被一个穿红衣的小孩燃放爆竹吓跑了。这样除夕或正月初一燃爆竹驱邪,就渐成一种习俗。
二是火药的使用。开初的爆竹只是用火烧竹子,使之燃火发声。火药发明后,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爆竹,也因此爆竹又称之为炮竹、炮仗。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炼丹的人在炼丹的过程中偶然发明的副产品。由于炼丹者的神秘性,火药最初的发明人是谁,没有记载,但最早记载火药配方的人是唐代大医家孙思邈。唐初,孙思邈著《诸家神品丹方》卷五:“丹经内伏硫磺法”一节记载了配制火药的方法,将硫磺、硝石的粉末放在锅内,然后加入燃烧的皂角子,就会发出火焰。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火药配方。有人把火药装进竹筒里燃烧,发现比燃烧竹子更响。竹筒制作的爆竹虽然响亮,但危险性大,极易伤人,后人就改用卷紧的纸筒包裹火药,两头用泥巴封好,一头插上点火线,这样,真正的爆竹就产生了。[5](详看参考资料)
以上两个文化史实,似乎都与李畋扯不上关系,可为什么李畋成了花炮祖师呢?这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关。我国古代的工匠,其技艺的传承基本上都采用师承授受的方式,而非学院式的讲习研学。在这种背景下,祖师崇拜就成为了行业文化的重要特征。各行各业的祖师都不是该门技艺的发明人,如木匠祖师鲁班、梨园祖师李隆基(唐玄宗),但往往对该行业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由此可以推断,李畋不一定是爆竹的发明人,但可能在早期爆竹的进化中做出过大量努力,有过重大影响。
据推断,我国最迟在7世纪初就发明了火药。在12世纪后,阿拉伯等国的书上才提到硝石。阿拉伯人叫它为“中国雪”,波斯人则叫“中国盐”。火药和火器的制造,通过阿拉伯人先后传到了欧洲各国。等到欧洲人学会使用火药和火器时,我国早已使用几百年了。经考证,在隋唐之际,我国已经将火药发展成为供娱乐用的焰火。焰火,也称烟火,烟花。隋炀帝有诗云:“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6](详看参考资料)据认为就是描写焰火的。到了宋朝,架子烟火或盆景烟花,已具相当规模。每逢元宵佳节,达官巨贾竞相比美,从掌灯后不久直至更残漏尽。词人辛弃疾曾有“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7](详看参考资料)的词句,便是对它生动而形象的描写。
据推断,我国最迟在7世纪初就发明了火药。在12世纪后,阿拉伯等国的书上才提到硝石。阿拉伯人叫它为“中国雪”,波斯人则叫“中国盐”。火药和火器的制造,通过阿拉伯人先后传到了欧洲各国。等到欧洲人学会使用火药和火器时,我国早已使用几百年了。经考证,在隋唐之际,我国已经将火药发展成为供娱乐用的焰火。焰火,也称烟火,烟花。隋炀帝有诗云:“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6](详看参考资料)据认为就是描写焰火的。到了宋朝,架子烟火或盆景烟花,已具相当规模。每逢元宵佳节,达官巨贾竞相比美,从掌灯后不久直至更残漏尽。词人辛弃疾曾有“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7](详看参考资料)的词句,便是对它生动而形象的描写。
燃放烟花,起初是专供贵族豪富争雄斗奢的消遣品,到了明、清,烟花制作技术有了新的发展,逐渐成为节日的礼品。每逢春节、元宵节以及其他重大活动,都要施放烟花助兴。烟花爆竹的燃放,一直就是喜庆的象征。
西方人得到火药的技艺后,不断改进,发展成为了杀人的武器。而在火药的故乡,我国利用火药技术使烟花爆竹不断发展,使之成为喜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和欧洲人对于火药利用发展的两条截然不同的途径,体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花炮的发展历史,很好的诠释了中华文化厌恶杀戮,追求祥和、喜庆、皆大欢喜的传统美德。
二、花炮的消费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人们消费一种产品,其目的是为了获得该产品带来的使用价值,以满足人们生理上或心理上的某种需求。
人们对花炮产品的消费,是通过燃放过程产生的声、光效果来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
比如燃放爆竹,原本是为了驱邪,所以才在除夕和大年初一早上燃放。到了现代,人们仍然在除夕夜和大年初一的清晨要燃放爆竹,不过目的已经不是驱邪,而是表达除旧布新的一种喜悦心情。除此以外,人们在每逢店铺开张、办结婚喜宴、生日寿诞等,都要燃放爆竹。不难发现,在这些时候燃放爆竹的目的,不是为了欣赏爆竹燃放发出的声音,而是通过这种声响向世人宣告主人家发生的喜庆之事。比如,我们看到某人家有个孕妇快要生产了,哪天我们突然听到他家放了一挂长长的鞭炮,我们便知道他家的新生命已经来到了世界,左邻右舍便会立即跑过去口称道喜,而不必主人家挨户发布喜讯,也不必在公共场所大声宣告。在农村,至今保留了一种风俗,生了小孩后,做父亲的要马上到孩子的外婆家,即生孩子的妇女的娘家去报喜。所谓报喜,就是提一挂长长的鞭炮,赶到岳父岳母家,在大门外点燃爆竹,一直往厅屋里走。听到爆竹一响,岳父岳母便立即出来向女婿道喜,女婿也恭贺岳父岳母当了外公外婆。如果碰到“懂礼”的人,甚至不需要问,从女婿放的报喜爆竹就知道生男生女了:生了男孩爆竹靠厅屋左边打进去,生了女孩爆竹靠厅屋右边打进去。
除了庆典,人们在敬神、祭祀的时候,都少不了要燃放爆竹,其目的无非是希望通过爆竹的震响,告诉神灵或先人,及时享受自己的供奉,明白自己的虔诚。
可见,燃放爆竹,总是与人们的某种有目的、有意义的活动连在一起的。燃放爆竹,已经成为这些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说燃放爆竹是人们希望通过爆竹产生的声响向周围世界传递某种信息,那么燃放烟花的目的就有些不同了。
人们燃放烟花的目的就是直接欣赏烟花绽放的光学效果,通过欣赏烟花绽放出的不同光学效果而获得心理上、精神上的某种享受。为了达到燃放者和观赏者的这种心态需求,烟花制作者不但会设计出色彩纷呈、构图新颖的各种燃放效果,在当代日新月异的烟花技术背景下,还会通过各种声光效果直接表达出许许多多的文化元素。如奥运焰火的2008、大脚板等图案,国旗焰火等。
在当代的焰火晚会里,人们会通过对烟花燃放的巧妙编排,配以背景音乐,辅以画外解说语,将一个个篇章组合成一个完整的主题,贯穿于整台焰火晚会里,让人们在欣赏结束后,仍然久久难以忘记。一台焰火晚会的成功与否,不完全取决于烟花产品的制作水平,一定程度上对焰火晚会的设计、编排以及现场控制显得更为重要,而要燃放出一台成功的焰火晚会,高超的艺术素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必不可少的。
在消费者选购花炮产品的时候,尽管追求的是最终的燃放效果,但花炮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只能一次性消费,不能试消费,消费者只能依据自己的经验结合产品的外观来决定购买行为。这时,花炮产品的名称、外观形状、包装图案及包装质量等,都会对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和购买行为产生很大影响。制作者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偏好心理,在产品外观形状、包装图案上都会精心设计,也会为每一种花炮产品取一个好听的名称。设计者为此往往搜肠刮肚、绞尽脑汁。设计的结果,无非浸润着吉祥、如意、喜庆的文化氛围。
可见,人们对花炮的消费是一种特殊的消费。形式上是对物质产品的消费,实质上是对精神产品的消费,或者说是一种文化的消费。
三、作为一种文化,花炮的生命力在于传承和发展
爆竹究竟是什么时候发明的?至今仍然是个未解之谜。民国时期出版的《中国实业年志》载:“湘省爆竹之制造,始于唐代,发达于宋末,而发源于浏阳也。”[8](详看参考资料)新编《浏阳县志》转引民国年间出版的《湖南省经济调查丛刊》说:“湖南爆竹之生产,最初发源于浏阳,后随该业之发达,产地逐渐推广与邻县。”[9](详看参考资料)
在醴陵市、上栗县,均在各种资料中言之凿凿地宣称自己是爆竹的发源地。
爆竹究竟发源于哪里?浏阳、醴陵、上栗两省三市县多年来一直在争论中,至今谁也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证据。除了花炮发源地之争,近年来很多地方都宣称自己是“花炮之乡”,以确立本地的产业龙头地位。
1995年4月6日,浏阳市被全国首批百家名优特产之乡命名委员会(由农业部、中国农学会等部门牵头组织)命名为“中国烟花之乡”。这是迄今为止唯一授予的“中国烟花之乡”称号。
2009年以来,中国日用杂品流通协会把“中国烟花爆竹之乡”的称号陆续授予了江西省上栗县、万载县,湖南省临澧县等地。见此情景,湖南的醴陵市岂甘落后,干脆申报“中国花炮之都”,2011年4月,醴陵市如愿以偿地从中国日用杂品流通协会获得了“中国花炮之都”的称号。
争发源地,争称号,争得热闹非凡。其实这些都没有实质性意义。作为一种文化产业,花炮的生命力不在于起源于哪里,也不取决于哪里有什么称号,而在于对这个产业的传承和发展。
醴陵市乘获授“中国花炮之都”称号之机,雄心勃勃地规划:“至2015年,当地(醴陵市)的花炮销售收入将达到500亿元人民币,出口额将达到5亿美元。”[10](详看参考资料)基础是“2010年花炮总产量达2767万箱,产值120亿元,外贸出口1257万箱。”
万载、上栗也同样表现出勃勃雄心。
当然,如果只是从新闻报道的角度,有些数字难免会有些水分,也有可能是统计的方式有很大差异。因为不管怎样,在所有花炮产区市县以及产区外的人们,公认花炮产量最多的是浏阳市,但浏阳市2010年在圆满完成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燃放的大好形势下,花炮产业集群也仅实现总产值124.6亿元,创税9.72亿元。所谓花炮集群,包含了与花炮相关的造纸、印刷、花炮原材料、花炮机械等完整产业链。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11年第2期策划了一篇文章:《萍·浏·醴 中国花炮产地的“金三角”》。文中写道:“在全国地图上看,湖南的浏阳、醴陵、江西的上栗,这三个相互毗邻的县市不大,但他们却是当今中国(也是世界)的花炮主产地。据估计,全中国每年燃放的烟花爆竹,差不多80%出自该地区。近年来全世界最壮丽的焰火晚会,无不活跃着浏阳烟花的身影。”[11](详看参考资料)
在花炮的发展史上,是先有爆竹,后有烟花。爆竹的发展进化主要体现在原材料的改进,使得爆竹在燃放过程中更响亮、更环保,其基本工艺和功效始终没有太大的改变。或者说,爆竹的生产工艺相对简单,科技含量较低,改进的空间也相对有限。烟花的生产工艺较之爆竹要复杂得多,由于其燃放效果不单纯是声响效果,更追求的是光色效果,不同的烟火原材料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彩,不同的配方、不同的原材料组合会燃放出千变万化的斑斓图案,使得烟花的制作者在基本原理不变的情况下,可以不断地开发出新的品种。如浏阳花炮,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开发出了几千个品种。当今浏阳花炮的研发,已与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等高等院校结合,不断研发出新的材料,加上程控式点火、焰火燃放编排等,花炮这一历史悠久的传统产品,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焕发出全新的面貌。
《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第2期专题文章说:“近年来,致力于国外市场的浏阳花炮产业,烟花所占比重高达85%左右,爆竹约占15%;上栗的花炮业仍以爆竹为主,约占7成,烟花占了3成。……三县市的花炮产业结构,已经形成很大差异。一般认为,烟花是比较高端的产品,技术难度和附加值更高,更有发展前景。”[12](详看参考资料)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年国庆60周年庆典、2010年广州亚运会等盛典可以看出,浏阳花炮引领了当代花炮产业的发展,其他产区的发展雄心,无不是盯着浏阳,默默追赶。
自1986年浏阳花炮获得摩纳哥第21届国际烟火大赛第一名,浏阳烟花在世界名声大震。2001年,全球花炮工业史上第一个共同纲领《浏阳宣言》缔结,确立了浏阳花炮的霸主地位。2005年,浏阳花炮被国家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2003年10月30日,国际烟花协会在浏阳成立,并宣告永久落户浏阳。正是以浏阳为代表的花炮人对花炮的传承和发展,使得这一古老的产业在新时期焕发出勃勃生机。
正因为花炮产业的文化属性,浏阳人不但认识到了这一点,也紧紧地抓住了这一点,因此,从1991年开始的中国(浏阳)国际花炮节,今年正式改名为第十一届中国(浏阳)国际花炮文化节。
作者简介:李怀桔,男,1956年9月出生,湖南省浏阳市人,中共湖南省浏阳市委党校高级讲师(副教授),湖南省法学会会员、理事,长沙市“五老”金牌讲师团讲师,长期从事县域经济研究,颇有建树。
参考资料:
[1]宋燧文:《话说花炮之一——中国花炮的源起》,http://yj.yhua361.com/yj/InfoShow.asp?id=175#,2012-3-28
[2]《诗经.小雅.庭燎》
[3]佚名:《中国古代风俗百图》,http://www.360doc.com/index.html,2012-01-13
[4]佚名:《烟花爆竹始祖-李畋》,,http://www.ak1210.com/html/news/408.htm,2013-4-1
[5]参见:宋燧文:《话说花炮之一——中国花炮的源起》,http://yj.yhua361.com/yj/InfoShow.asp?id=175#,2012-3-28
[6]语出隋炀帝杨广所作的《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一诗,《百度知道》,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sPZwVbO0BBdPyvu4cNCTAm2yGe4q2sb-Q9MBorrut9maY6p6_0iTACefblpx2bli_l1xABaNKmO_ns6x83IZ2q
[7]语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天涯问答》,http://wenda.tianya.cn/question/12ab8c7ba7977730
[8]转引自:李丹:《浏阳花炮:从历史走来的“神奇之花”》,新华网湖南频道,2008-02-11
[9]萧春雷等:《萍·浏·醴 中国花炮产地的“金三角”》,《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第2期,第48-54页
[10]梁文达、雷小焕、陈灏:《湖南醴陵成中国花炮之都,2015年出口额达5亿美元》,中国新闻网,2011年04月12日。
[11]萧春雷等:《萍·浏·醴 中国花炮产地的“金三角”》,《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第2期,第48-54页。
[12]萧春雷等:《萍·浏·醴 中国花炮产地的“金三角”》,《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第2期,第48-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