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爆竹与民俗文化
春节是华夏民族最隆重、最悠久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有许多传统习俗,如贴年画、写春联、接财神、送春牛、打春锣、耍狮子、玩龙灯等等,到现在其中一些习俗已经消失,还有一些在逐渐淡化,唯有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愈演愈烈,这是为什么呢?这应当与民俗文化有关。
一、烟花爆竹是新春佳节的标志
所有的节日都是由一系列仪式、物品等文化元素构成。在诸多文化元素中,可能有一个或几个居于核心位置,成为这个节日的符号或标志。如元宵节的标志是汤圆、花灯;清明节的标志是踏春、扫墓;端午节的标志是粽子、龙船;中秋节的标志是月饼、赏月。从客观意义上来说,节日不过是一段抽象的时间,它原本无声无息。它之所以有别于其他时间段,是由于社会赋予它特定的文化涵义,需要一些有声有色的符号标志来实现。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烟花爆竹就是春节的一个标志物。其原因有二:
一是这一习俗历史悠久。最早的爆竹始于汉代,是用火烧竹子发出响声。《通俗编》记载:“古时爆竹,皆以真竹蓄火爆之。”唐代的浏阳人李畋把火药塞入竹中,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这是“硝磺爆竹”的开端。到了宋代,就有了“内装火药、卷纸为之”的爆竹和烟花。如果从汉代算起,燃竹引爆的习俗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如果从唐代算起也有一千三百余年的历史。
二是我国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风俗各异,但过年时放烟花鞭炮是所有人的共同仪式。除夕午夜子时,当新年钟声敲响,整个泱泱华夏,爆竹声此起彼伏。屋内灯火通明,庭前火花灿烂,屋外响声震天,孩子们欢呼雀跃,全家人喜笑颜开。从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到宋祁的“烟花并作长春国,日月潜移不夜天”,无不赞颂了万民共庆的盛况。历代文人墨客描写花炮的诗词多达几百首,足见早已普遍认同。
烟花爆竹作为一种节日的标志或符号,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辞旧迎新的意义。人们是在响彻大地的轰鸣中、闪耀夜空的绽放中进入新的一年的,花炮标志着旧岁的结束、新年的开始,没有了它和它所代表的意义,春节不过是一个极为普通的时刻。现在,不少人连央视春晚都放着不看,而跑到户外看烟花,就是这个道理。全国政协委员陈文华曾经说,“如果连春节都不让放烟花鞭炮,中国的传统节日越过越冷清,那么,若干年之后,我们的后代就可能只知道所谓‘圣诞节’和‘情人节’了。”假若如此,岂不是一种悲哀吗?
二是相互庆贺的意义。古人把春节称为“腊祭”,是庆丰收、祭祖宗的节日,也是回顾旧岁、展望来年的节日,这些都寄寓在烟花爆竹中。现在的城里人,住的是高楼大厦,坐的是各种小车,奔波于家庭和单位两点一线之间,即使同住在一座楼,也往往相见不相识。过年时如果一起到户外放几挂鞭炮,点几个烟花,彼此热闹热闹,互贺新年,弥补以往的淡漠,也是一件愉悦的事情。
三是驱邪祈福的意义。据《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这是远古时的“燃竹驱祟”。后来,放鞭炮演变成为节日里的祈福仪式,以表达自己的愿景,且人人竟相效尤,连庙里的和尚都要放爆竹迎春。“鸣爆竹,送残年”,就是唐代高僧释普济说的。现在,人们相信科学,但“驱邪祈福”仍旧是一种精神寄托,这与过生日时吹腊烛许愿一样。
二、烟花爆竹是喜庆欢乐的载体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农耕文化,而农耕文化源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最重要的追求是丰衣足食。但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彼此之间交往不多,因此十分渴望热闹的气氛。从民族心理来看,中国人喜欢几世同堂的笑语欢声、庭院里的鸡鸣狗吠等等热闹场景。在一年里最重要的节日,更是要采用最热闹的方式来欢庆,谁家的气氛最热闹,就说明谁家的日子最红火。烟花爆竹不是直接诉诸人的理智,而是诉诸人的情感,即能激发人的感情,使人们在精神上得到很大的愉悦与满足。
同时,放烟花爆竹是一种群众性活动,是一种集体的狂欢。古往今来,无论是豪门庆典,还是民间喜庆,或是乡村社戏,参与观看烟花的人越多越热闹,人越多越气派,人越多越浪漫。烟花爆竹寄托着人们热烈、真挚、纯洁的情感,对美好生活、纯真爱情、思乡情怀、幸福快乐的企盼。毛主席在临终前的那年春节,叫警卫员放爆竹迎春;胡锦涛总书记到北京郊区看望群众,还亲自放起了鞭炮。
其实,放烟花爆竹不只限于春节。千余年来,中国人的一生,就是与花炮相伴的一生。伴随着那清脆的爆响,那鲜艳的色彩,那芬芳的气味,初生的婴儿被施以圣洁的洗礼,新婚的夫妻许下真挚的诺言,出征的健儿得到美好的祝福,凯旋的将士受到热烈的欢迎,逝者的亡灵受到神圣的超度,一切喜庆悲乐得到了最尽情、最酣畅的宣泄。这一切,成为记忆里最生动的生活场景和温暖元素。
三、烟花爆竹是和平友好的象征
从古到今,不仅借助燃放烟花爆竹来烘托一种喜庆,营造一种欢乐,而且成为一种和平友好的象征。早在宋代,朝廷就在外事活动中用烟火晚会招侍外藩及各国来使,皇帝与文武百官一同观赏。到了清朝,以燃放烟花“乐宾”的形式十分普遍,圆明园的西厂就是专门招待外国来宾观赏烟花的场所。今天,在国家庆典和重要体育赛事中燃放烟花更是屡见不鲜,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到广州亚运会、中博会等,焰火晚会的规模都十分壮观,令人振奋。
此外,烟花鞭炮通常还传递着浓厚的乡情和友谊。海外华人是不赞成禁放烟花鞭炮的,至今在德国、英国、荷兰、美国、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都允许放烟花鞭炮。特别是狂欢节和圣诞节,各国燃放的范围更广、数量更多。华人在海外过春节,其习俗与祖国等同。鞭炮和烟花更容易勾起他们的思乡之心、恋土之情,许多华人华侨来大陆认祖归宗,迎接他们最隆重的礼仪也是放烟花爆竹。
四、要重视民俗文化的力量
所谓“民俗”,即民间的风俗习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著名社会文化专家赵书先生说:“民俗是什么,民俗是人们的共同约定,比如十几亿人同时吃年饭,同时吃元宵,同时吃月饼,这是一个伟大而神秘的力量,是一个民族能够凝聚的力量。所以说民俗这个文化只有时间差别,没有先进与落后差别,也不是良俗与陋俗的差别。”烟花爆竹同样如此,破“四旧”时没能破掉,搞“文革”没能革掉,下“禁令”时也没能禁掉,这是为什么?说明文化和文化行为是广大群众难以舍弃的,意味着政府的决策者应尊重民情、顺应民意,以赢得民心、赢得凝聚力。
总而言之,在如何对待烟花爆竹的问题上,要从千年传统产业、千年文化现象的角度去审视,要放弃惰性思维,摒弃简单化的处置方式。我们相信,只要正确对待,科学管理,切实解决它正面效应所伴生的负面影响,这一中国人迎春祈福的文化符号必将发扬光大,为被西方文化侵蚀包围而淡化了的传统春节和民间喜庆活动的回归而助势生威。
作者简介:宋燧文,男,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毕业。原任浏阳市政协副主席,现为湖南省作协会员、全国节庆文化与经济中心文化顾问。